收藏本站
我的资料
  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查看手机网站

邵阳罗氏始祖友进公世系后裔迁居贵州者名录之二

 二维码 2203
湖南邵阳始祖友进公后裔迁居贵州名录 (二) 罗德富 二、各房后裔迁居情况 根据家谱记载,各房迁居西部各省市的宗亲有800多房,还有上千房宗亲因迁居外地后与祖籍地失去联系,家谱没有记载其迁居地,大部分宗亲都是在公元1650年到1850年之间迁居出去的,其中迁居川渝地区最多,占35%,其又以仲祥、仲先公房最多,其次是仲奇公房,正是“湖广填四川”时期迁居的。其二是迁居云南省,占比例为17.6%,以仲奇、仲青公房最多,是在“湖广填四川”之后,大部分宗亲到云南省以造纸和贸易为业,后积累一定资产后就在当地买天地,后裔就在当地安居乐业。迁居云南的时间大约是在1800-1900年之间,尤其以1800-1850年之间最多,都是经、纬、安字辈居多,有少量民字辈的。其三是迁居贵州省,占比例为15.5%,也以仲奇、仲青公房最多,以1800-1850年之间最多,仲奇都是经、纬、安字辈居多,有少量民字辈的。仲青都是正、万、方、奉字辈居多,有少量民承辈的。其四是迁居广西,主要是迁居东北部的河池、桂林、贺州地区,以仲奇公房最多。其五是迁居湖北省,主要是迁居西部的来凤、恩施、利川和竹山县等地区,以仲先公、仲奇公房最多。其六是迁居陕西省,主要是迁居到秦岭以南的汉中、安康地区,又以仲祥公房最多,大部分都是贸易安家。 迁居湖南各地有近11%,主要是迁居到湘西靖州、道县、洪江和湘南的永州以及附近的武冈、新宁、安化、新化等地。还有部分迁居宁乡和常德。 迁居台湾游八房,都是解放前随军到台湾去的,其中以空军少将罗中扬和病虫学家罗干成最为著名。居南京的罗觉元(国民革命军少将,后任南京军事学院高级教员,江苏省政协委员)这房。 各房有地名的迁居者数量汇总如下: 序号 迁居地 仲祥公房 仲先公房 仲奇公房 仲青公房 合计 1 迁居湖南省各地 57 9 30 0 96 2 迁居四川省 132 83 39 25 279 3 迁居重庆市 1 13 25 0 39 4 迁居贵州省 25 26 48 29 128 5 迁居云南省 3 3 109 30 145 6 迁居广西自治区 16 0 72 9 97 7 迁居湖北省 3 18 17 0 38 8 迁居陕西省 22 3 0 0 25 9 迁居江苏省南京市 0 2 0 0 2 10 迁居台湾 2 4 2 0 8 11 迁居省市不明者 待统计 待统计 待统计 待统计 0 12 合计 261 161 342 93 857 现在,我们已经将其迁居地及世系统计完毕,将陆续在网站上发表,希望外迁的宗亲后裔能有缘联系,我的QQ号626022628,“邵陵罗氏友进公世系群”群号14235111。至于未知迁居地名的外迁者,我也将分类统计后发表。 三、仲祥公房外迁贵州者名录 1、传泽,代沛公长子,原籍邵阳县长阳铺镇杉木岭村井底,迁居贵州省,地名及子嗣不详,上源世系为:仲祥-才旺-文汪-碧良-子安-永星-思显-志广-朝本-添雄-春年-景台-生通-伯铨-万悉-忠良-孝廷-世全-代沛。 2、传润,代沛公次子,原籍邵阳县长阳铺镇杉木岭村井底,迁居贵州省,地名及子嗣不详,上源世系为:仲祥-才旺-文汪-碧良-子安-永星-思显-志广-朝本-添雄-春年-景台-生通-伯铨-万悉-忠良-孝廷-世全-代沛。 3、代宝,世鼎公子,先祖景英公原籍邵阳县长阳铺镇杉木岭村井底,景英公在公元1711年迁居四川乐至县印家沟,代宝公1923年从四川乐至县印家沟迁居贵州省福泉市牛场镇黄家湾龙塘小坝居住。上源世系为:仲祥-才旺-文汪-碧良-子刚-永理-思鸾-志元-朝俸-添伍-春科-景英-生合-伯藩-万德-忠勋-孝亲-世鼎-代宝。 先祖景英公为我房迁川始祖,代宝为我房迁黔南始祖。代宝公配刘氏生传锡、传恩(无嗣)。传锡配刘氏生道方,道方配陈氏生六子:德明、德富、德权、德才、德友、德祥。 4、传业,代沛公次子,先祖景英公原籍邵阳县长阳铺镇杉木岭村井底,景英公在公元1711年迁居四川乐至县印家沟,传业公1964年从四川乐至县印家沟迁居贵州省福泉市牛场镇黄家湾龙塘小坝居住。传业生五子:道荣、道华、道富、道贵、道江。上源世系为:仲祥-才旺-文汪-碧良-子刚-永理-思鸾-志元-朝俸-添伍-春科-景英-生合-伯藩-万选-忠翊-孝宗-世章-代沛。 5、道建,传明公长子,先祖景英公原籍邵阳县长阳铺镇杉木岭村井底,景英公在公元1711年迁居四川乐至县印家沟,道建公从四川乐至县印家沟迁居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甲岗村新店子居住,生子德勇一女德芬。上源世系为:仲祥-才旺-文汪-碧良-子刚-永理-思鸾-志元-朝俸-添伍-春科-景英-生合-伯藩-万选-忠翊-孝宗-世章-代泮-传明。 6、道智,传明公次子,先祖景英公原籍邵阳县长阳铺镇杉木岭村井底,景英公在公元1711年迁居四川乐至县印家沟,道智公从四川乐至县印家沟迁居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甲岗村新店子居住,生二子德青、德运。上源世系为:仲祥-才旺-文汪-碧良-子刚-永理-思鸾-志元-朝俸-添伍-春科-景英-生合-伯藩-万选-忠翊-孝宗-世章-代泮-传明。 7、万山,伯读公长子,原籍邵阳县长阳铺镇杉木岭村瓜皮冲,迁居贵州省,地名及子嗣不详,上源世系为:仲祥-才旺-文汪-碧良-子景-永璋-思徐-志传-朝朋-添成-春僢-景泰-生昶-伯读。 8、万道,伯读公次子,原籍邵阳县长阳铺镇杉木岭村瓜皮冲,迁居贵州省,地名及子嗣不详,上源世系为:仲祥-才旺-文汪-碧良-子景-永璋-思徐-志传-朝朋-添成-春僢-景泰-生昶-伯读。 9、世智,孝诚公子,原籍邵阳县长阳铺镇双井村唐家冲,迁居贵州黎平县洪州镇,地名及子嗣不详,上源世系为:仲祥-才旺-文鉴-碧能-子滔-永锭-思柏-志轩-朝九-添杞-春彩-景鉴-生煦-伯中-万乔-忠午-孝诚。 10、代浬,世溁公次子,原籍邵阳县长阳铺镇岭上村,代浬公解放前被抓壮丁,到贵州铜仁悄悄逃离部队,当时不敢回湖南,就一路向西,最后定居居贵州省福泉市高坪镇高坪村大山槽。生二子:长子传利无嗣,次子传进,生二子。传进公在1973年回过邵阳探亲。上源世系为:仲祥-才旺-文鉴-碧能-子滔-永锭-思柏-志轩-朝九-添杞-春彩-景鈆-生美-伯亲-万映-忠秀-孝琛-世溁。 11、代昭,世烟公长子,原籍邵阳县长阳铺镇杉木岭村长塘,迁居贵州省铜仁白水乡白水村(现在铜仁市滑石乡白水村),迁居时间不详,生一女无男嗣,上源世系为:仲祥-才旺-文兴-碧璋-子康-永绍-思奉-志政-朝松-添粮-春昂-景藩-生璜-伯夔-万瑾-忠恁-孝杨-世烟。 12、代明,世烟公次子,原籍邵阳县长阳铺镇杉木岭村长塘,迁居贵州省铜仁白水乡白水村(现在铜仁市滑石乡白水村),迁居时间不详,生五子:传祖、传德、传振、传千、传秋,后世子嗣不详,上源世系为:仲祥-才旺-文兴-碧璋-子康-永绍-思奉-志政-朝松-添粮-春昂-景藩-生璜-伯夔-万瑾-忠恁-孝杨-世烟。 13、传柏,代赵公长子,原籍邵阳县长阳铺镇杉木岭村长塘,迁居贵州省余庆县熬溪区龙家坝镇(现在地名为余庆县龙家镇)光明村坪桥组,子嗣不详,上源世系为:仲祥-才旺-文兴-碧璋-子康-永绍-思奉-志政-朝松-添粮-春昂-景藩-生璜-伯夔-万谐-忠愈-孝惠-世锄-代赵。 14、传泉,代赵公次子,原籍邵阳县长阳铺镇杉木岭村长塘,迁居贵州省余庆县熬溪区龙家坝镇(现在地名为余庆县龙家镇)光明村坪桥组,子嗣不详,上源世系为:仲祥-才旺-文兴-碧璋-子康-永绍-思奉-志政-朝松-添粮-春昂-景藩-生璜-伯夔-万谐-忠愈-孝惠-世锄-代赵。 15、传发,代赵公三子,原籍邵阳县长阳铺镇杉木岭村长塘,迁居贵州省余庆县熬溪区龙家坝镇光明村坪桥组,生二子:道江、道河,一女建丽。上源世系为:仲祥-才旺-文兴-碧璋-子康-永绍-思奉-志政-朝松-添粮-春昂-景藩-生璜-伯夔-万谐-忠愈-孝惠-世锄-代赵。 16、代震,世情公子,原籍邵阳县长阳铺镇杉木岭村长塘,迁居贵州省锦屏县花桥,子嗣不详,上源世系为:仲祥-才旺-文兴-碧璋-子康-永绍-思奉-志政-朝松-添粮-春昂-景藩-生璜-伯夔-万许-忠惁-孝全-世情。 17、万吉,伯淳公长子, 原籍邵阳县长阳铺镇杉木岭村井底,在贵州省贸易安家,地名及子嗣不详。上源世系为:仲祥-才旺-文汪-碧良-子刚-永理-思鸾-志元-朝俸-添伍-春科-景惠-生远-伯淳。